无标题文档
         
 
   

“精彩从这里出发”——新通识课推荐暨写给2012级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创建日期 2012-08-16 丰祥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亲爱的2012级同学:

为帮助您了解上海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方便您选择符合您所属大类指导性教学计划及自己兴趣、发展需要的课程,我们准备了有关资料供您参考。

1. 通识教育理念

我校旨在"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2011年秋季学期起,学校开始全面实施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基础性的人文和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广泛学习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强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

2. 我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0112012学年开始,我校实行大类招生,并向2011级学生集中开设出一批通识课和新生研讨课。它们和原有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等构成了完整的通识教育体系。

本科生大类招生本科生培养制度的实施,不仅是管理体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等深层次的转变。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前瞻性的科学思维和历史的理性眼光。为此,凝练出大一和后三年分库的涵盖人文社科、经管和理工三大通识课课程领域,并形成十个通识课课程模块(如下图)的300多门通识课。它们各具目标,共同为实现上述通识教育总体目标服务。

 

3. 我校已立项21门校级重点通识课

覆盖三大类、十个模块,综合学生评教、考评办课堂教学评估及专家评审,我校通识教育已评审出首批21"上海大学重点通识课",欢迎同学选读。相信这些老师和课程会带给你们别样的收获。

4. "新的精彩从这里出发"——隆重推介两门新开设的通识课

经过一年的运行,目前已建成通识课300余门,每学期学校均会评审开设新的通识课。为更好满足同学修课要求,本学期我们特意邀请了两位特别的教授为2012级新生同学开设通识课。它们是:

(1) 国家级教学名师 李尚志开设"数学大观"课程(属"科技创新与科学方法"模块)

(2) 俄罗斯莫大教授 塔吉娅娜沃罗尼娜彼得罗夫开设"俄罗斯科学与文化"课程( "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 模块)

新开通识课一:数学大观

本课程名称"数学大观"取自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中的"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就不是传授数学知识和计算的具体细节,而是一览数学的总体面貌、总体思路。课程用平民百姓身边活生生的故事展示数学的魅力和威力,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怎样通过解决现实世界和人类的思维中的一些重要而饶有兴趣的问题而发明、建立起来的,从而提高大家对数学的兴趣,并使大家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授课教师简介:

李尚志教授,男,1947629日出生于四川内江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0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本科生毕业。1981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25月获理学博士学位,是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

198112—20061月在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任教。20049月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

1989年评为教授。1992年任博士生导师。1992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3-1990期间担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1998.11-2001.11期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2004.10-2008.12期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院长,2008.12-2009.5期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院长。

1991年受国家教委表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9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得票率在获特等奖的所有获奖者中排名第一。

20039月获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是全国获该奖项的首届100名获奖者之一。

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分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

1980年以来一直从事代数学领域、特别是群论方向的科学研究。在典型群的子群结构的研究中取得了受到国际同行瞩目的系统的成果,在国内外第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J.Algebra等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11篇。主持的科研项目"关于李型单群子群体系的研究"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998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现代数学丛书》中出版的科研专著《典型群的子群结构》,集中了多年来在典型群的子群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

1982年在大学任教至今,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每学期都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

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数学建模和数学教学改革""数学实验课程建设""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基础课建设"分别于1997年、2001年、2009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主持的课程《数学实验》,《线性代数(数学专业)》,《线性代数(非数学专业)》分别于2003年、2004年、2006年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主持编写的教材《数学实验》由高教出版社于1999年作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出版,于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奖二等奖,2004年作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出版。该教材的英文版于20032月由WorldScientific(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主持编写的教材《线性代数(数学专业用)》于2006年由高教出版社作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出版。

曾应邀到全国150多所高校讲学介绍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产生了很大影响。

新开通识课二 :俄罗斯科学与文化

课程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文化现象——科学的本质,探究科学在人类史上的地位,及其与宗教、艺术等人类活动形式之间的差别。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可以了解到,科学家如何认知宇宙的奥秘,什么是世界科学图景,如何发现,同时了解科学家呈现的宇宙诞生和发展、生命来源和进化的图景。

俄国科学为人类贡献了许多著名的发明,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方面。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有:罗蒙诺索夫、巴甫洛夫、门捷列夫等等。俄国人拥有很多世界第一,诸如生物圈理论研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使用原子能发电站等。由此,向广大师生展示充满魅力的俄罗斯科学文化,也是该课程的意义所在。

授课教师简介:

塔吉娅娜沃罗尼娜彼得罗夫,俄罗斯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 教授,哲学博士,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本科就读于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系,硕士毕业于莫大自然哲学系教研室。1990年工作于莫斯科国立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师进修研究院,同时自1999年起在莫大继续教育部任职。

 

副博士论文——"科学思想的类型学与其认识论分析"1984)。博士论文——"信息社会中的语文教育问题(1996"。沃罗尼娜研究现代社会科学与教育的本质特征、前景与发展。她以物理的结构和发展为例,强调哲学思想在基本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她指出电脑和通讯技术在科学、教育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发展中的作用。

(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Ломоносова)是俄罗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校。1755年由教育家M.B.罗蒙诺索夫倡议并创办。)

 

 

上海大学教务处

2012814

 

上一条:“俄罗斯科学与文化”——我校引进莫斯科大学教授开设通识课
下一条:交流·交锋·交融——我校第二期教师教学沙龙成功举办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