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新中国文艺选讲
Selected Introductions of New Chinese Art and Literature
课程所属模块: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原模块:文学与艺术)
主讲教师:朱羽 职称:讲师
所在院系:文学院 联系电邮:danz1128@163.com
|
 |
一、 教师简介:
朱羽,文学博士(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华东师大与纽约大学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与思想,美学与批评理论。所授课程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空间批评与文化理论》(专业选修课)、《新中国文艺选讲》(通识课)、《黑格尔< 美学>读书会》等。
教学与科研成果:
1、《周立波与"风景"——阅读〈山乡巨变〉》,《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8期转载)
2、《形式与政治——阅读赵树理》,《文艺理论与批评》(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4期。
3、《革命、寓言与历史意识——论作为现代文学"起源"的< 狂人日记>》,《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4、《劳动、美与自然——对于中国美学讨论几个核心问题的重读》,收入《视角与方法: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
5、《形象、生活与主体性——从新年画到新壁画》,收入《文衡》,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国1950-60年代所出现的各类文艺实践(比如新年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新喜剧等)的历史意义及历史限度。通过引入一种兼具同情性与批判性的视角来讲读这一系列文艺实践与论争,使学生能够怀疑如今较为单一、刻板的文学与文化概念,进而扩充自身的经验世界。
三、课程简介:
介绍新中国文艺史上(1950-60年代)几种重要的文艺实践与文艺论争,辅以一些经典文学文本与电影文本的阅读与欣赏。详见教学大纲。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安排及内容
|
学时
|
1. 引论:认识新中国文艺(1950-60)的几个角度
|
2
|
2. 新山水与新国家:新中国的国画改造
|
2
|
3. 小说与新人(一):《三里湾》
|
2
|
4. 形象与生活:新年画运动
|
2
|
5. 小说与新人(二):《百炼成钢》
|
2
|
6. 希望与幻觉:新民歌与新壁画
|
2
|
7. 小说与新人(三):《创业史》
|
2
|
8. 社会主义喜剧(一):笑的批判
|
2
|
9. 社会主义喜剧(二):《今天我休息》
|
2
|
10. 危机的形式:《艳阳天》
|
2
|
五、教材或讲义或主要参考书:
自编简要的讲义提纲,并提供参考文献及阅读篇目。
六、课外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赏析相关的文艺作品;可以是课前预习,也可以是课后再回顾。比如按照老师的指导接触一些新山水画代表作、阅读新民歌作品选、观看喜剧电影《今天我休息》等等。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与本课程相关但并未论及的文艺作品;教师在课后积极展开与学生的互动,询问学生课外学习情况,并且给予一定的辅导。
七、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
期末考核: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