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0200R014-庄子与生活哲学-文学院

创建日期 2012-06-14 -管理员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课程名称:《庄子》与生活哲学

          The philosophy of life introduced in Zhuang Zi

 

课程所属模块 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原模块:文学与艺术) 

主讲教师:孙小力                        职称:教授

 

所在院系:文学院                        联系电邮sunxiaoli11@hotmail.com

 


一、 教师简介

       19541月生于上海。1986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文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理事。

       主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元代艺术与文学》、《元明文学作品研读》、《校勘学与古籍整理》、《庄子精读》等。

科研领域主要集中于元明诗文作家及其文学思想、著作文献,关注这一时期的江浙地区,尤其上海周围城镇经济文化发展给文学艺术带来的新气象。

 

    教学与科研成果:

发表的学术著作主要有:

《杨维祯年谱》

《吴地园林文化》

《庄子直解》(合著)

《咫尺山林——园林艺术文萃》

《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诗文评卷》(副主编)

 

二、课程目标

过《庄子》的研读,相关历史人物、典型事例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庄子其人其书,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庄子思想与老子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庄子思想与儒 家思想的根本区别及其互补的特点,以及庄子思想对于中国人的人生境界、生活态度、处世哲学、艺术观点等诸多方面发生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三、课程简介

1、庄子主要思想观点的讲解,包括庄子宣扬的人生境界、养生之道和处世方法,庄子的生死观、辩证法和相对论,庄子的"形神论"

2、庄子思想与老子观点的异同,与儒家思想的主要分歧及其产生原因。

3 庄子思想的后世影响,分两个方面加以阐发:一是选择思想界、文学界、艺术界某些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或案例(从古代名人陶渊明、白居易、苏轼,到现代人物闻 一多、史铁生等),反映庄子其人其书在上层领域发生的重大影响;二是从社会心理、民俗、艺术、建筑等各方面揭示其广泛的社会影响。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安排及内容

学时

1.《庄子》的时代背景,庄子生平及其人生境界。

重点:庄子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渊源。从《逍遥游》理解庄子的人生境界及其后世影响。

4

2. 庄子的养生之道和处世方法。

重点:了解庄子养生之道和处世方法的深刻社会影响,了解庄子思想与儒家思想的主要分歧,认识其积极意义。

4

3. 庄子的"形神论"和中国艺术的"重神论"

重点:从《德充符》分析理解中国艺术的"重神""写意",了解庄子思想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精髓的原因所在。

4

4. 庄子的生死观及其影响。

重点:从《大宗师》、《至乐》理解庄子"道论"的具体内容,分析庄子的生死观,了解庄子生死观与儒家思想的异同,及其积极意义。

4

5. 庄子的辩证法和相对论。

重点:从《齐物论》、《秋水》深入认识庄子的辩证法和相对论。从老子的"有无相对"到庄子的"齐同万物""物我两忘"

4

 

五、教材或讲义或主要参考书

《庄子集释》[]郭庆藩撰 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二选教材:《庄子直解》姚汉荣、孙小力、林建福撰 复旦大学20009月出版

     参考书目:《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刘笑敢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庄学研究》崔大华著 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六、课外学习要求

结合课堂的讲解,要求同学预习或复习下列篇章和相关书籍:

1、《逍遥游》。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2、《养生主》、《人间世》、《骈拇》、《马蹄》、《刻意》。

3、《德充符》。刘笑敢著《庄子哲学及其演变》。

4、《大宗师》、《至乐》。

5、《齐物论》、《秋水》。

(与上一栏序号对应)

 

七、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读书报告

       期末考核:小论文

 

上一条:0200R012-《谈美》与美学入门-文学院
下一条:0093R600-非语言符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身体语言-艺中心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