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1100L011化妆品透视

创建日期 2016-01-11 黄欢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课程名称化妆品透视
Perspective of Cosmetics                                                                                                 
课程所属模块: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
主讲教师:余应新       职称研究员
所在院系环化学院   联系电邮:yuyingxin@staff.shu.edu.cn
                         
一、教师简介:
余应新: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前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7月进入上海大学工作,2007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2013年晋升为研究员;2009年被评为"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物与人体健康研究,特别是环境(如食品、化妆品)中新型有机污染物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编著2部,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项。培养的研究生有多人获得上海市级和校级优秀毕业生。  
教学与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70余篇,一区论文8篇,引用次数超过400次。代表性5篇为:
1. Yu YX*, Li CL, Zhang XL, Zhang XY, Pang YP, Zhang SH, Fu JM. Route-specific daily uptake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food, dust, and air by Shanghai residents,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12, 50: 3137. (IF2012: 6.248) (I区)
2. Yu YX*, Zhang DP, Zhang XY. Correct equations for calculating the maximum allowable fish consumption rate for
 human health risk assessment considering the noncarcinogenic effects of multiple contaminants in fish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46, 1048110482. (IF2012: 5.257) (I区)
3. Yu YX, Pang YP, Li C, Li JL, Zhang XY*, Yu ZQ, Feng JL, Wu MH, Sheng GY, Fu JM. Concentra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in inand outhouse dust and human daily intake via dust ingestion
 corrected with bioaccessibility of PBDEs.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12. 42: 124131. (IF2012: 6.248) (I区)
4. Yu YX*, Li JL, Zhang XY, Yu ZQ, Van de Wiele T, Han SY, Wu MH, Sheng GY, Fu JM. 
Assessment of the bioaccessibility of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in foods and the correlations of the bioaccessibility with nutrient content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0, 58, 301308. (IF2010: 2.816) (I区)
5. Yu YX, Wen S, Feng YL, Bi XH, Wang XM, Peng PA, Sheng GY, Fu JM*. Development of a compound-specific carbon isotope analysis method for atmospheric formaldehyde via NaHSO3 and cysteamine derivatization. Analytical Chemistry200678(4): 12061211. (IF2006: 5.635) (I区)
二、课程目标
浅层次告诉同学们香皂、牙膏也属于化妆品,不只是女性用,男性同样在使用,告诉同学们,化妆品也给人们带来危害,其危害不亚于香烟。深层次从化妆品出发,带领同学们探询化妆品背后的科学,其中包括心理学、美学、哲学、生命科学、香料化学、环境化学、流行病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从化妆品出发,在各类学科中漫游之后又重新认识原本以为自己很了解的化妆品以及相关科学,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是许多学科的集合体,进一步学会综合分析问题,辩证看待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并激发大家对相关科学的兴趣。
三、课程简介:
 教学专题(一):化妆品的简介(主要从化妆品的概念、特别是从心理学、美学以及自然科学的角度分析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化妆品在人类活动中作用与功能的转换,从宗教到美容,现在到护理。)
教学专题(二):化妆品与人体(主要从化妆品所涉及人体器官包括皮肤、毛发、牙齿结构入手,讲述化妆品对人的作用于原理,我们应该如何科学护理。)
教学专题(三):化妆品中的香精香料(主要从香精香料的来源、性质出发,一方面从感观、味觉、视觉等角度讨论其作用以及调香仿香艺术;另一方面,对香精香料可能带来的危害做简要的论述,为后半段课程做铺垫。)
教学专题(四):化妆品成分组成(主要从化妆品成分入手从化学学科的角度讲述为何要添加这些物质,这些物质在护理中对人体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微量的毒害物质(分传统的如重金属,新型的如类持久性的污染物两类来讲述)。)
教学专题(五):化妆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从毒理学角度污染物如何致癌,其致癌的生物学机制如何(在此类比食品由口摄入、污染气体通过呼吸对人体危害的异同),探讨化妆品;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探讨这些物质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教学专题(六):大品牌产品评鉴及辩证对待化妆品(在前期对化妆品及其相关科学的了解的基础上,对目前市场常见的大品牌进行评鉴,从护理和健康的角度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化妆品,并将辩证思维带入自己的生活。)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教学专题(一):化妆品的简介(主要从化妆品的概念、特别是从心理学、美学以及自然科学的角度分析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化妆品在人类活动中作用与功能的转换,从宗教到美容,现在到护理。)
教学重点:简述什么是化妆品、化妆品的分类与作用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
2
2. 教学专题(二):化妆品与人体(主要从化妆品所涉及人体器官包括皮肤、毛发、牙齿结构入手,讲述化妆品对人的作用于原理,我们应该如何科学护理。)
教学重点:介绍不同类型化妆品以及相关人体科学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参与讨论
2
3. 教学专题(三):化妆品中的香精香料(主要从香精香料的来源、性质出发,一方面从感观、味觉、视觉等角度讨论其作用以及调香仿香艺术;另一方面,对香精香料可能带来的危害做简要的论述,为后半段课程做铺垫。)
教学重点:化妆品中的香精香料的种类、性质、作用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参与讨论
2
4. 研讨专题(1):主题研讨——我所认识的化妆品
教学安排:课堂集中分组研讨,主要从前面教学专题所涉及的内容中选择一个主题(以小组为单位)
学习要求:将课外学习成果在课堂演示,计入平时成绩
4
5. 教学专题(四):化妆品成分组成(主要从化妆品成分入手从化学学科的角度讲述为何要添加这些物质,这些物质在护理中对人体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微量的毒害物质(分传统的如重金属,新型的如类持久性的污染物两类来讲述)。)
教学重点:特别讲解化妆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
2
6. 教学专题(五):化妆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从毒理学角度污染物如何致癌,其致癌的生物学机制如何(在此类比食品由口摄入、污染气体通过呼吸对人体危害的异同),探讨化妆品;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探讨这些物质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教学重点: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的生物学机制,并从这两方面探讨这些毒害物质的危害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参与讨论
2
7. 教学专题(六):大品牌产品评鉴及辩证对待化妆品(在前期对化妆品及其相关科学的了解的基础上,对目前市场常见的大品牌进行评鉴,从护理和健康的角度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化妆品,并将辩证思维带入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国内外大品牌化妆品评鉴,辩证的分析问题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参与讨论
2
8. 研讨专题(2):主题研讨——我再认识化妆品
教学安排:课堂集中分组研讨,在全面了解化妆品对人类带来的益害基础上,重新再认识化妆品,以全部课程的相关内容,选定一个主题,综合探讨(以小组为单位)
学习要求:将课外学习成果在课堂演示,计入平时成绩
4
说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和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应该详细体现在课程教学进度表中,作为教学档案完善的一部分。
五、教材或讲义或主要参考书:
1. 参考教材: 
(1)化妆品——原理配方生产工艺,王培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
(2)带着我去化妆品柜台,宝拉培冈和布莱恩拜伦著,程云琦和童文煦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
(3)化妆品真相,塞缪尔爱泼斯坦等著,卢姝姝译,重庆出版社,2011年
(4)香气分析技术与实例,宋国新,余应新,王林祥,陈正夫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2. 讲课提纲:
   任课教师自编讲义或讲课提纲。
六、课外学习要求:
1. 课外学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相应的主题合作完成调研,并能通过调研和课外自学等形式,重点对小组选择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合作完成一份专题研究报告(以小组为单位)
2. 课外学习内容选择相应的专题开展调研,期中完成一次针对化妆品及其相关学科的调研报告,期末完成化妆品及其相关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报告,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3. 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每小组设置联络人
4. 时间安排调研报告第六周前完成;研究报告期末完成(以小组为单位)
七、考核方法:
1.平时考核:课堂研讨观点宣讲出勤
2.课外学习考核调研报告专题调研
3.期末考核小论文

上一条:0085L001运动与健康管理
下一条:1200L020植物转基因与安全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