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宇宙与时间
The Universe and the Time
课程所属模块:
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
主讲教师:
沈文辉
所在院系:
通信学院
联系电邮:
haomeni@163.com
|
 |
一、教师简介:
沈文辉,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大学任教。先后教授《电子电工实验》、《电磁场理论基础》、《通信天线
A
》、《现代天线技术》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学风格比较活泼,结合实际引导同学们对理论进行学习和思考。注重从简单入手,逐步引导进入深奥的理论内涵。发表教学论文一篇
教学与科研成果:
沈文辉,启发式教育在《电磁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教育研究,39-40,2008.6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课内和课外的学习,初步掌握宇宙万物的开创、演化、发展和终结过程。结合相对论,引发对时间的认识,并引起对平行宇宙、时空旅行等前沿问题的思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对科学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首先让学生了解宇宙万物从开创到终结的一系列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相对论原理,以及现代科学对时间的思考。对宇宙科学的概貌有一个直观的、初步的了解。掌握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了解宗教神话中记录的远古自然现象。结合学生的专业或兴趣爱好发现自然科学的乐趣,引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并帮助学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学习习惯。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及安排
(
应体现主题内容、教学难点、学习要求和教学环节安排等
)
|
学时
|
1.
教学专题 (一):
恒星
教学重点:恒星的形成、演化及终结等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多媒体展示
|
3
|
2.
教学专题(二):
黑洞
教学重点:黑洞的形成条件及特点,黑洞在宇宙中的作用等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多媒体展示。以恒星与黑洞的演化和作用为主题安排小论文,鼓励创新思维。要求第6周上交
|
3
|
3.
教学专题(三):
大爆炸
教学重点:宇宙的起源,诞生初期的景象等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多媒体展示
|
3
|
4.
教学专题(四):
星系
教学重点:星系的形成原理及星系的作用等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多媒体展示
|
3
|
5.
教学专题(五):
太阳系
教学重点:太阳系的形成和组成,太阳系各个时期的特点等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多媒体展示
|
3
|
6.
教学专题(六):
行星与卫星
教学重点:以太阳系各行星与卫星为主,介绍这些天体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多媒体展示
|
3
|
7.
教学专题(七):
时间
教学重点:时间的概念,时间旅行的可能性等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多媒体展示。以相对论与时间为主题安排课外调研,作为研讨专题在期末研讨。
|
3
|
8.
教学专题(八):
生命
教学重点:生命起源、条件,宇宙中的生命带,探索外星文明等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多媒体展示
|
3
|
9.
教学专题(九):
科学、哲学和宗教
教学重点:如何看待现代科学和哲学以及宗教的关系。怎样在科学研究中坚持哲学指导,宗教神话中隐含的科学记录。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多媒体展示
|
2
|
10.
研讨专题:
主题研讨--相对论与时间旅行
教学安排:课堂集中分组研讨(以小组为单位)
学习要求:将课外学习成果在课堂演示,计入平时成绩
|
4
|
说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和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应该详细体现在课程教学进度表中,作为教学档案完善的一部分。
|
五、教材或讲义或主要参考书:
(1)
自编讲义《时间》;
(2)
现代宇宙学,吴大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3 )
爱因斯坦的玩具:探寻宇宙和引力的秘密,[美]徐一鸿著,张礼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4 )
广袤宇宙,任彦斌,高 峰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