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1600R402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社科院

创建日期 2012-07-01 郭水林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课程名称:科学技术哲学导论

          The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课程所属模块: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原模块:哲学与思维)

 

主讲教师:欧阳光明                       职称:教授

 

所在院系:社科学院                       联系电邮Gmouyang@163.com

一、 教师简介

欧阳光明(1960-),男,江西南昌人,哲学博士。19827月江西工业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887月、200512月先后在北京大学完成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业。长期在高校从事科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研究。重点是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论和生态哲学等方面问题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从自然、社会和文化生态的视野,结合和谐社会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社会文化利用及其社会条件、社会属性和社会后果。近年来,从哲学、社会学及法哲学的视角侧重研究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与科研成果:

曾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重大科学技术发现发明的智慧研究"。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社科规划课题、省级社科规划课题项目近十项。曾在《求是》和《中国法学》等权威刊物及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以及江西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余篇(部)。曾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青年教师,并获省级社科联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多项;曾作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主要成员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课程目标

在这个时代,要理解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科学和技术。根据设想,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课将要帮助学生:(1)通过接近一些哲学家的理论思考,参与课堂哲学讨论,提高批判思维能力,获得一种思考问题的哲学眼光;(2)在更深入、更富成效地反思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它们与当代社会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本性和社会功能形成更合乎理性的认识。

出于学理和实用的一些考虑,此导论课将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各三讲):(1)科学哲学:讨论科学哲学的基本性质和主要问题,介绍科学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历史主义的基本发展;(2)技术哲学:讨论技术哲学的本性,阐明技术哲学若干主要进路的核心观念;(3)科学、技术与社会(惯常简称为STS):以当代社会最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技术伦理问题、消费异化等问题为中心讨论科学、技术的本性,以及它们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三、课程简介

1)科学与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导论)

2)逻辑实证主义与证伪主义(介绍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以及证伪主义的一些批判和修正)

3)历史主义与"怎么都行"(集中讨论捍卫科学理性的哲学家和相对主义者关于真理的本性和科学方法的争论)

4)什么是技术哲学?(技术哲学导论)

5)技术的社会-政治批判(讨论马克思、马尔库塞等人的社会-政治批判理论)

6)现象学技术哲学(以海德格尔为中心,介绍现象学技术哲学的基本观念)

7)科技与环境(讨论生态安全、核危机等问题)

8)科技中的伦理(讨论工程伦理、医学伦理、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9)物欲文明与消费社会(讨论科技给现代生活、人类的生存方式带来的影响)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安排及内容

学时

1. 科学与科学哲学

 

2. 逻辑实证主义与证伪主义

 

3. 历史主义与"怎么都行"

 

4. 什么是技术哲学?

 

5. 技术的社会-政治批判

 

6. 现象学技术哲学

 

7. 科技与环境

 

8. 科技中的伦理

 

9. 物欲文明与消费社会

 

 

 

五、教材或讲义或主要参考书

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六、课外学习要求

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将课上所学内容延伸至课外,在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浏览网页、日常交流等活动中搜集并分析科学与社会关系的问题。

 

七、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出勤。随堂测试、课外

       期末考核:小论文

 

上一条:16584144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修养-社科院
下一条:16584142 法治理念与中国实践-社科院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