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校通识课程建设质量再上新台阶,教务部于本年度精心策划并正式启动首批10门通识示范课的建设。期望借由这批高质量示范性通识课的成功打造,全力营造出浓厚且积极向上的通识教育文化氛围,并通过示范课程的示范引领效应,带动全校通识课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2 月 10 日,美术学院胡建君老师主讲的通识示范公开课《苏轼与中国文人画》在宝山校区 AJ104 教室开讲,吸引了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美术学院等多个学院20 余位教师踊跃报名并观摩学习。此次公开课作为本年度首场通识示范公开课,意义非凡,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大会盛大举办期间,针对通识课程建设深入开展研讨交流所进行的一次极具价值的探索实践。

《苏轼与中国文人画》具体讲述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与中国文人画的各个方面,并与北宋政治、经济、文化、学术语境相联系,突出其综合性特征,兼及文人雅集、诗词唱和、文人与香、文人与琴、文人文房、文房器物等诸方面展开,将人文情怀与工匠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与当代文人空间用品的衍生设计之中,重构诗书画为中心的优雅的慢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匠精神。通过相关美术史知识的教学与普及,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中华美育”、“情怀教育”等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促进以中国文人书画为主的文化遗产的传承,阐释中国文人精神,传递文人“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公开课上,胡建君老师巧妙引入香道文化、诗词经典等一系列新鲜且饶有趣味的知识元素,极大地拓宽了同学们的文化视野。在知识讲解环节结束后,课堂迎来精彩互动环节,胡建君老师鼓励同学们踊跃上台,展示由同学们自导自演的 “苏氏兄弟” 小短剧。剧中,同学们以情真意切的表演,生动再现了苏轼兄弟的手足情深与才情风范,其精彩演绎令在场观摩的老师与同学们深受触动,全场沉浸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与真挚的情感共鸣之中,为此次公开课画上了圆满而富有意义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