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质量,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9月29日下午,“学风教风建设与通识类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第二期专题培训暨上海大学第66期教师教学沙龙学校在宝山校区B317和线上腾讯会议同步召开。各学院教学院长、教学秘书、通识类课程任课教师线上线下共70多人参会。沙龙由教务部副部长、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负责人顾晓英主持。
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辛明军与会并发言。他指出,学生学业评价情况是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他从学生评价、督导听课、教师体验等方面强调要加强课程建设的“两性一度”。他强调学院要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践(含毕业论文)下功夫,扎实做好院系本科教育教学“质保体系”。
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介绍了学校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教学管理相关办法,通报了上一学年通识类课程学生学业评价情况。顾晓英结合上海大学人才培养要求,梳理了11年来逐步凝练的上海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块分布、建设目标及学生修读学分要求等。她指出,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建设课程思政,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加强课程过程评价,引入项目制提升课程难度,促进多学科融通,形成课程总评成绩正态分布,优化学生学业评价,提升学生获得感,提高通识类课程建设质量。最后,她以国家一流课程“创新中国”为例,详细展示混合式课程的线上教学方案,包括19则通知、小组项目开展、多次作业等在内的过程评价等。与会教师就通识教育理念、课程建设、课堂管理和学业评价等展开线上线下讨论交流。
学生学业评价情况是高校学风教风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和观测点。今年是上海大学的迎评之年。学校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标审核评估实施方案要求,抓实抓牢学生学业评价环节,进一步梳理通识教育课程库,逐步淘汰“水课”,建强各类金课,稳步提升包括通识类课程在内的本科教学课程质量。(曹园园 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