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通识教育来了,大家准备好了吗?——通识教育与教师教学研讨会召开

创建日期 2011-07-18 王伟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2011年7月13日下午,在校本部J楼201室,我校召开了挑战·适应·变革——通识教育与教师教学研讨会。叶志明副校长出席,教务处、考评办、教学院长、教学秘书、新开课教师及青年教师代表共130余人参加。研讨会由教务处处长万旺根主持。研讨会的主题是进一步学习贯彻钱伟长教育思想,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探讨通识教育要求下教师的再学习和适应性问题、教师如何适应研究型教学等问题。
首先,教务处处长万旺根作了基于大类招生的教育教学改革情况报告。
通识教育的含义。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基础性的人文和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广泛学习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强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
教师及其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通识课对上课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广博的知识。教师应该进行教学方法的变革。鼓励进行以项目为驱动的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使学生从原来的"学什么"状态转变为"怎么学";使教师从原来的"教什么"转变成"怎么教";将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开放式的、探究式的授课方式,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有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改变"知识本位"的传统做法,增强学生的"隐性知识"能力。
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目前很多高薪引进的人才,不参与教学,不参与本科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严重缺失。钱校长三十年前就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博士毕业后先开专题课,逐步过渡到专业课,学科基础课,基础课。真正好的学校的基础课都是最资深的教师在上。"因此,我们必须从严要求教授、副教授上本科生课、上基础课的职责、义务。参考海外高校教授上课体制管理,探索资深教授上本科生基础课程、年轻(博士)教师多上专业选修课程的形成机制和做法以及研究生助教机制等。探索从师资投入方式的角度体现教学和科研结合、教学科研互相促进的新思路,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本科教学模式。
正在推进的若干工作。1)课外部分的实施与考核问题,教师职责,对教师的监管和考核。2)大班上课、小班辅导(研究生助教)。3)教材问题、讲义。4)新生研讨课(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5)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通报了新生入学前准备工作,如分发新生材料准备、选课辅导、选课、英语分级考试、教务处一年级科的设立、社区学院、辅导员、教学秘书之间的工作协调。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入的教育改革的机会已经到来,我们应该果断决策,大胆推进。应该在各个方面开展实验:通识教育,新生研讨,课外培养体系,学生考核方法,教师考核方法,教师聘任,小班上课,书院(借鉴英国的住院制学院),实践能力培养,校外实习基地,不同的培养模式,以及全英文授课,招收海外留学生等等。
    文学院教学院长曾军作了题为《对通识课程教学及其配套政策的一些思考》的发言。
通识课是否等于百家讲坛?整个文科大类的通识课程体系已基本确定,下一步就是如何上好这些通识课了。曾军提出一个问题:"通识课是否等于百家讲坛?"曾军对桑德尔讲授《正义课》和于丹讲授《论语心得》进行了比较。桑德尔是对话式的上课,老师的角色是启发式的,激发学生探究与钻研的热情。于丹的授课基本是独白式的,于丹式的教师是"真理的拥有者和供应商",代表着终极真理、充当布道者。就上课的形式来说,大学课堂应是百花齐放、各具个性的,桑德尔、于丹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存在的问题。1)大类招生、通识教育因时间紧迫,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还未形成广泛的教师动员。2)上大式通识教育在理念和思路上尚未清晰:通识教育如何处理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与文化普及(百家讲坛)的关系?意见尚不统一。3)高等院校由于重科研轻教学,导致高等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下滑。4)从教学行政部门来说,尚没有做好相关应急预案和相关的政策储备。
通信学院教学院长彭章友作了题为《变革与挑战——通信学院大类培养方案制定》的发言。
介绍了通信学院大类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和思路以及方案的具体内容。通信学院的做法是:学习理解、讨论统一;专家领衔、广泛参与;共同努力、迎接挑战。学院成立了后三年培养方案制定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三个专业负责教授、三个学科基础课程类负责教授、院系教学负责人、学院院长、三个企业专家共13人组成。由专家组会议确定"制定路线图",学习钱校长等校领导关于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明确通信学院人才培养定位(愿景),即: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自学训练有素,综合素质全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兼顾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探索以"如何教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实际专业任务时能回答四类问题:会不会做(专业能力)、值不值得做(经济)、可不可以做(法律)、应不应该做(人文)。
新开课教师代表文学院教师张海东作了题为《通识教育与通识课讲授的几点思考》的发言。
通识课面临的挑战。1)能开什么课和应开什么课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所有的通识课程都能承载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呢?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应该开设什么课程和我们能开出什么课程。我们要有计划地推进一些核心课程。2)通识课和通俗课之间的关系(通识课是不是通俗课?)。通俗只能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不应该成为一种教学目标。例如艾思奇撰著的《大众哲学》一书,哈佛大学桑德尔讲授的《正义课》,都能将艰深的理论讲得浅显易懂,乐于为人接受。他们并不以讲授常识性的知识为主,恰恰相反,是通过对常识性知识的反思和批判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3)课程的营养和学分之间的关系。通识课要有明确的定位,通识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共同课,不要使通识课成为营养学分。这种定位不仅应该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中,也应该体现在教学制度和课程体系的安排上。
如何讲授通识课的思考。首先,无论是通识课还是专业课,教学必须以研究为基础。通识课对教师的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突破狭隘的专业视角,真正从多学科的视角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了解听课对象的特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新入学的学生大部分是90后,如何针对90后的群体特征来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是通识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究竟如何讲?不能再照本宣科,即使PPT也不能内容过于详尽;不能再填鸭式灌输,而要对话式沟通;不能以布道者的姿态来推销真理,而是以启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不能满课堂都是生硬的术语,而要运用他们容易接受的语言,走进他们的意义世界;不能从概念到概念的教条式讲解,而是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恰当经典案例传授理论;不能再甲乙丙丁地开中药铺,要用生动灵活的方式控制课堂良好的氛围。
通识课教学新的体制机制。建立通识课教学新的体制机制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如何为一定规模的课程配备助教的制度?怎么样建立通识课的教学评价体系?
青年教师代表环化学院教师徐毅作了题为《大类招生背景下教学模式初探》的发言。
转变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能力培养与师生互动。当出现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甚至缺课等不良现象时,我们必须深入剖析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关的课程体系设置,重新认识现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高校教师与学生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与效果"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双方在"相互平等、相互坦诚"的基础上互通意见与建议,并进行换位思考,甚至"换位教学"。我们的教学方式应该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出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增强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完善讲座课程。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以学科进展为主题的讲座课程,尽可能多地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
课程考试、考核形式力求多样化。不局限于传统的"试题库中选题—学生卷面作答—按标准答案评判"的方式。要着力考察学生对于所学基础与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逻辑思维以及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环节建设。1) 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仪器资源,切实增强学生对现代分析技术的感性认识,掌握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应的分析手段;2) 增设研究型、创新型实验,并将学生的参与和完成情况纳入其成绩评价体系;3)开设与专业相关的科研训练项目,并将其纳入学生培养方案。
叶校长总结发言。
叶校长说,以上几位老师的发言都很好。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是学校整体改革的切入点。对照国务院正在推动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方针,说明学校开展的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2011年是我校实行大类招生的第一年,生源质量现在看来比往年要好。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难点主要有三点:教育教学机制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每堂课的改革,其中最难的就是每堂课的改革。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最难的。重点要在"怎么教"上下功夫,并在"怎么教"中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怎么学"中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通识课程体系目前只是一个雏形,要边做边完善。通识课要建设成为我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的课程,坚决避免沦落为"混学分"的课程。
针对与会教师的提问,叶校长指出,我们要严格进行教学管理,好的东西例如好的教学管理制度一定要坚守。要坚决防止由于不负责任而造成的改革失败,比如有的自学课程的完全放任。学生成就系统的数据应以在我校培养后获得的数据为主。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亟需转变。
 
上海大学教务处
2011年7月18日

上一条:一通·百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研讨会召开
下一条:挑战·适应·变革——通识教育与教师教学研讨会会议通知(教务处【2011】16号)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