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0100L005海洋科学

创建日期 2015-04-20 黄欢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课程名称:海洋科学
                   Marine Science 
课程所属模块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
主讲教师:卢东强         职称:研究员
所在院系:理学院        联系电邮:dqlu@shu.edu.cn
   
一、教师简介:
复旦大学力学理学学士(1995)、上海大学流体力学工学硕士(1998)、香港大学海洋与近海工程哲学博士(2003)。20092月起,任上海大学研究员(破格晋升),同年5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20032007年之间(累计20个月),任香港大学Research Associate20128月,任香港大学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20137月至20146月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海洋力学实验室访学。
目前担任《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CI &EI)、《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in Fluid Mechanics、《IA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力学季刊》等期刊的编委、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今)、水动力学专业组副组长(2011-今)
教学与科研成果:
讲授本科生课程《数学物理方法》(60学时, 2014)、《理论力学》(30学时, 2003)、硕士研究生课程《数学物理方法》(40学时,2007–2009, 2011–2012, 2014)、《渐近分析和计算机代数》(40学时, 2008–2010)、《渐近分析》(20学时, 2011–2012)、《非线性偏微分方程》(40学时, 2011–2012)、博士研究生课程《高等流体力学》(40学时, 2011。曾获得上海大学理学院教学优秀奖(2011)。  
指导博士生2(其中1名巴基斯坦留学生)、硕士生7名(含在读),其中硕士生许峰(2007级)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曾获得上海大学理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1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项目 (10602032, 11072140, 11242016, 11472166)、上海市科技委员会项目 (07QA14022, 14ZR141620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项目 (04AC79, 09YZ04)、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0503, 0802), 并参加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海上风力发电子课题(2014CB046203)
已在《Physics of Fluids》《Physical Review E》《Applied Ocean Research》《Wave Motion》《China Ocean Engineering》等国内外相关著名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信作者32),在国际、国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多数被SCI33篇)、EI41篇)数据库收录。
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007),获得"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二等奖(2007)、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2006)、"上海大学第十届十佳杰出青年"2011)。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课内和课外的学习,初步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应用;使得学员能够认识海洋的特征和规律、了解开发海洋的基本技术和工程,并树立海洋灾害预防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性。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首先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础科学知识,包括海洋的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动力的基本特性,接着学习海洋调查与预报技术、海洋资源开采与能源开发工程、海洋空间利用、海洋灾害预防、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科学问题和研究方法;同时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及安排
应体现主题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要求和教学环节安排等
学时
1. 教学专题(一)走近深海大洋: 海洋科学简介
教学重点:介绍课程的架构,包括海洋基本的地理、物理、动力、生物、化学等基本特征;资源开采、能源开发、空间利用、灾害预防和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
2
2. 教学专题(二):海洋的地理特征、物理特性和海洋资源概览
教学重点:地球系统、海底世界和海洋的层化结构,化学组成、矿物资源、海洋生物、风浪流等资源与能源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分组调研并选题
2
3. 教学专题(三)海洋的内部动力特征 
教学重点:海洋环流、波动及其动力学机理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分组讨论(课外)并起草调查报告
2
4. 教学专题(四):海洋受外界作用的动力特征
教学重点:潮汐现象、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机理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分组讨论(课外)并形成调查报告
2
5. 研讨专题(1):主题研讨--初识深海大洋:内容、意义、方法
教学安排:课堂集中分组研讨(以小组为单位)
学习要求:将课外学习成果在课堂演示,计入平时成绩
2
6. 教学专题(五):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与工程
教学重点:石油、矿产、化学、生物资源开发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分组讨论(课外)并构思研究报告
2
7. 教学专题(六)海洋能源、海洋空间利用技术
教学重点:海洋动力能源、海洋空间利用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分组讨论(课外)并起草研究报告
2
8. 教学专题(七):海洋灾害预报、预防和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海啸、风暴潮等动力灾害、赤潮等生物灾害的预报与预防理论和技术;海洋污染的控制与环境保护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分组讨论(课外)并形成研究报告
2
9. 研讨专题(2):主题研讨--遨游深海大洋
教学安排:课堂集中分组研讨(以小组为单位)
学习要求:将课外学习成果在课堂演示,计入平时成绩
4
说明:选课学生在教学专题()--教学专题(七)中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专题进行专题研究,最终形成课外自学实践的研究报告,计入期末成绩。
 
五、教材或讲义或主要参考书:
1.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李凤岐、李少菁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六、课外学习要求:
1. 课外学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相应的主题合作完成调研,并能通过调研和课外自学等形式,重点对小组选择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合作完成一份专题研究报告(以小组为单位)。
2. 课外学习内容:选择相应的专题开展调研,期中完成一次针对海洋科学、技术、工程的调研报告,期末完成相应专题研究报告,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3. 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4. 时间安排:调研报告第六周前完成;研究报告期末完成(以小组为单位)
七、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观点宣讲、课堂研讨、调研报告、出勤
期末考核:研究报告、研究成果展示

上一条:0100L004数学物理的龙飞凤舞
下一条:0400L001生态智慧与绿色生活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