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改变人类生活的移动信息搜索
课程所属模块: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原模块:科技创新与科学方法)
主讲教师:孙广玲 职称:副教授
所在院系:通信学院 联系电邮:sunguangling@shu.edu.cn
|
|
一、 教师简介:
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图形图像会员,IEEE会员,IET Image Processing,《电子与信息学报》等国际国内知名期刊的审稿人。在国内主流学术期刊,国际期刊和国际知名会议上发表SCI/EI/ISTP检索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3项,授权2项。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担任《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主讲教师,参与该课程的重点课程项目建设。
研究方向: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模式识别,加密域信号处理
教学与科研成果:
1、 主讲《信号与系统》
2、 参与《信号与系统》重点课程项目建设
3、 "基于动态部件模板的手写汉字识别",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已完成,负责人
4、 "感知稳健的词典式结构图像Hash",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完成,排名第二
多项中国信息安全评测委员会项目,保密项目,已完成,主要参与人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总体和较高的层次上了解利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ipad等)和无处不在的网络,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多媒体信息搜索的可行性,及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三、课程简介:
介绍"移动信息搜索"基本概念及相关实例。以"文本","影像"和"语音"三大主要媒体为例,介绍多媒体信息表达方式,存储和传输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作为移动信息搜索基本硬件架构的移动网络的基本知识。以google和baidu两 大流行的搜索引擎为例,介绍移动信息搜索软件架构的基本要素和技术概览,包括从待搜索信息在移动终端的处理和计算,网络传输,到分布式计算和服务端的处理 和计算等方面。介绍待搜索信息在移动终端的特征获取原理和基本方法。介绍服务端的信息索引及标注原理,并介绍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用于实现海量信息索引和标 注的在线社会网络,通过分布式计算实现实时搜索的原理,将结合生动有趣的实例讲解。展望未来多媒体信息搜索的发展趋势。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安排及内容
|
学时
|
1.引言 介绍"移动信息搜索"基本概念及相关实例。
|
2
|
2.以"文本","影像"和"语音"三大主要媒体为例,介绍多媒体信息表达方式,存储和传输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
|
4
|
3. 作为移动信息搜索基本硬件架构的移动网络的基本知识。
|
2
|
4.以google和baidu两大流行的搜索引擎为例,介绍移动信息搜索软件架构的基本要素和技术概览,包括从待搜索信息在移动终端的处理和计算,网络传输,到分布式计算和服务端的处理和计算等方面。
|
4
|
5.介绍待搜索信息在移动终端的特征获取原理和基本方法。
|
2
|
6.介绍服务端的信息索引及标注原理,并介绍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用于实现海量信息索引和标注的在线社会网络,通过分布式计算实现实时搜索的原理,将结合生动有趣的实例讲解。
|
4
|
7.总结与展望 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回顾移动信息搜索的基本原理和完整过程,展望未来多媒体信息搜索的发展趋势。
|
2
|
五、教材或讲义或主要参考书:
自编教材。
六、课外学习要求: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和跟踪与"移动"和"搜索"相关的最前沿的资讯,做到与该课程基本知识学习的紧密结合。
2、迅速捕捉到自己的兴趣点,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方向地,对某个具体的问题,适度地深入思考,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包括对具体技术的理解与评价。
3、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提高总结能力。
七、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出勤、学生互评、课外
期末考试:观点宣讲、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