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0200R041数码社会的人文素养

创建日期 2023-02-27 曹园园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数码社会的人文素养(Humanistic Literacy for the Digital Society)(2学分)

课程编号:0200R041

所属模块: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

所在院系:文学院

课程负责人:王晓明

团队成员罗小茗,张淳,徐偲骕,李鹏飞

教师介绍:

王晓明,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中文系教授,兼该校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主任。同时是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特聘教授Distinguished Adjunct Professor of Humanity(2014-2019)。目前主要从事当代文化分析和中国现代早期思想研究。香港岭南大学杰出人文学科客席教授( Outstanding Adjunct Professor of Humanity, 2013-2022)。《中国学术》(北京,季刊)学术委员(2005-);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季刊,新加坡/台北)顾问编委;Cultural Studies (双月刊,美国)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双月刊,美国)编委;ANNALI(意大利)顾问编委; Coexist Humanity(季刊,韩国,2018-2022)。

罗小茗,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日常生活研究和科幻文学研究。《热风学术(网刊)》主编。

张淳,文学院文化研究系讲师,首都师范大学-悉尼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曾获欧洲联合奖学金(EPU)赴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传媒与文化研究系留学。研究兴趣为媒介文化研究、批判理论、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

徐偲骕,文化研究系讲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访问学者。研究兴趣为传播政治经济学、平台社会与数据治理、智慧城市与城市数字化转型等。

李鹏飞,文化研究系讲师,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The Graduate Center,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环境与社会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人类学、城市治理、城市生活等。先后任教于New York City College of Technology,Queens College和香港大学。

课程目标:

数码社会的来临,对于大学人文教育构成了重大的挑战。能否充分意识到这一挑战,并通过教育的方式,展开积极的应对,是当前大学人文教育的核心所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数码时代的社会-技术-文化状况,形成积极观察数码社会中技术-文化-主体之间相互构造的过程,逐步形成对这一过程的反思能力,并据此初步规划数码时代的三种人文素养(叙述能力、共情能力、未来素养),为新时代所急需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

本课程分为十讲,通过循序渐进的十个问题,推进对于“数码社会的人文素养”的深入理解。首先,导论提出何谓“数码社会中的人文素养”这一大问题;其次,通过“你在使用社交媒体,还是社交媒体公司在使用你?”、“技术是万能的吗?”和“匿名生活?断开连接?不被取代?”这组问题,展开对于数码技术的分析、研判和讨论。再次,围绕“数字时代人机如何共处?”、“在信息爆炸时代寻求真理可能吗?”和“如何作一名合格的互联网公民?”这组问题,分析在数码社会中人之为人,其所必然包含的人与真理之间的伦理性关系。最后,通过对于“数码社会中的叙述能力还重要吗?”“互联网是一架情感机器吗?”与“什么是数码社会的想象力”的讨论,勘定叙述能力、共情能力和未来素养的重要性。

教材或讲义或主要参考书:

1.文本汇编

上一条:1700RH01《蔚蓝诡计》与广告创意
下一条:0200R042唐诗经典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