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中国国家形象与战略
The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and the strategy
课程所属模块: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原模块:全球化与社会发展)
主讲教师:李华 职称:副教授
所在院系:社科学院 联系电邮:Lh02fd@yahoo.com.cn
一、 教师简介:
李华,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政治学(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2005年日本庆应大学访问学者,2008-2009年韩国首尔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会员,察哈尔学会公共外交专职研究员。长期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并取得丰富研究成果。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政治理论、国际安全与大国关系、中国外交、公共外交等。
教学与科研成果:
继承还是超越?《美国研究》2004.
冷战后韩国的东北亚安全战略,《东北亚论坛》,2006.3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和平战略,《上海大学学报》,2007.4
外交与威慑:中美在朝核危机中的战略及其限度,《国际问题论坛》,2007.4
苏东剧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启示,《社会主义研究》,2008.2
和平的纬度,专著,海南出版社2011年版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聚焦当代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试图从全球化视角对该领域相关问题进行历史的、现实的或理论的分析,以期不断拓展当代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学习范畴,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国际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增强他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三、课程简介:
教学专题(一):国家形象概述
教学专题(二):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
教学专题(三):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变迁
教学专题(四):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
教学专题(五):国家形象塑造:案例分析
研讨专题(1): 中外公共外交模式比较研究
教学专题(六):公共外交的目标与传播机制
教学专题(七):公共外交的评估与控制
教学专题(八):公共外交的未来发展趋势
研讨专题(2): 当代中国的公共外交战略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安排及内容
|
学时
|
1. 教学专题 (一):国家形象概论
教学重点:国家形象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功能等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分组讨论(课外)
|
2
|
2. 教学专题(二):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
教学重点:公共外交的理论发展沿革及相关理论框架解析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分组讨论(课外)
|
2
|
3. 教学专题(三):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变迁
教学重点: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际形象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分组讨论(课外)
|
2
|
4. 教学专题(四):政府外交与公共外交
教学重点:政府外交与公共外交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案例分析
|
4
|
5. 教学专题(五):国家形象塑造: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公共外交如何促进国家战略之实现?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课外)
|
2
|
6. 研讨专题(1):中外公共外交模式比较研究
教学重点: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外交战略及其效果比较研究
教学安排:案例分析、课堂集中分组研讨(以小组为单位)
|
2
|
7. 教学专题(七):公共外交的目标与传播机制
教学重点:公共外交的传播机制及其应用过程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分组讨论(课外)
|
2
|
8. 教学专题(八):公共外交的评估与控制
教学重点:如何实现公共外交的过程控制与效果评估?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案例分析
|
4
|
9. 教学专题(九)公共外交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公共外交实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教学安排:课堂主讲、学生分组讨论(课外)
|
|
10. 研讨专题(2):当代中国的公共外交:目标、成就与问题
教学安排:课堂集中分组研讨(以小组为单位)
研讨重点:当代中国国家形象、中国公共外交必要性与存在问题
|
|
五、教材或讲义或主要参考书:
(1)《公共外交概论》 韩方明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赵可金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3)自编讲义或教案
六、课外学习要求:
1.课外学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相应的主题合作完成调研,并能通过调研和课外自学等形式,重点对小组选择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合作完成一份专题研究报告(以小组为单位)。
2.课外学习内容:选择相应的专题开展调研,期中完成一次公共外交的调研报告,期末完成相应专题研究报告,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3.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每若干小组设置导师或联络人。
4.时间安排:调研报告第八周前完成;研究报告期末完成(以小组为单位)
七、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观点宣讲、课堂研讨、调研报告、出勤
期末考核:小论文、研究报告、研究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