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苏轼与中国文人画
Su Shi and Chinese literati painting
课程所属模块: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原模块:文学与艺术)
主讲教师:胡建君 职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美术学院 联系电邮:Janehu76@126.com
|
 |
一、 教师简介:
胡建君,女,1976年出生于浙江镇海。中国美术学院博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手工艺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为解放日报文博版、新民晚报夜光杯专栏作者。已出版《飞鸟与鱼——银饰里的流年》、《中国山水画通鉴之超以象外》、《泼墨真情画人生》、《大师艺术教育经典系列》等著作十余部。
教学与科研成果:
1、近年来,为《大美术》、《书与画》、《上海采风》、《公共艺术》、《艺术品鉴》、《上海艺术家》、《新民晚报》夜光杯、《解放日报》文博版、《解放日报》朝花版、《新闻晚报》、《美术报》等撰写文章和专栏百余篇。
2、已出版《穿越时空的辉煌——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导读》、《国宝在线》(上海博物馆"晋唐宋元国宝展"配套丛书)、《中国山水画通鉴——超以象外》、《中国花鸟画通鉴——拒霜魄力》、《泼墨真情画人生》等专著十余部。为上海市教育高地建设项目之"大师艺术教育丛书"系列主要负责人,担任方增先、靳尚谊、顾生岳、王伯敏、全山石、潘鹤等六册的主编。
3、获2009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工作坊1+1=∞"——艺术类创作实践课程的创新模式项目)。
4、诗词作品《满庭芳》荣获全国第三届华夏诗词奖优秀奖,2010年受聘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旧体诗词书刊《诗铎》编委。
5、2011年,《飞鸟与鱼》书籍图文设计入选"上海美术大展 2011上海设计展",获提名奖。
二、课程目标:
在美术史上,苏轼也是最可爱的文人之一。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杯酒下肚,研墨成文,便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本课程拟在基本掌握典籍和综合分析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了解以苏轼与中国文人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与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同时结合作品技法、风格等的分析,还原苏轼与周边文人圈的历史原貌以及文人画的真实面貌。
三、课程简介:
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中心的文化群体,相互影响和促进,使北宋文化特别是文人画领域呈现出辉煌灿烂的景观。选取北宋文人画为视角,可以一斑而窥中国绘画史与文化演进的基本特点与规律。20世纪以还,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文人画的文化渗透力尽管有所削弱,但为其提供并不断滋养着后来人的价值和形式,仍然深深锲入当今时代。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雅集,作为文人雅化生活范式之集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共同促进文人画在北宋末年得以最终确立并长足发展,从而泽披后世。通过了解苏轼的艺术交往与艺术践行、鉴藏以及文人画理论,强调苏轼与中国文人画的意义与价值,将为当今浮躁的中国画坛带来生机与文化底蕴。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安排及内容
|
学时
|
1.以苏轼为中心的元祐文人圈的文化背景
|
2
|
2.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雅集的新变
|
2
|
3.苏轼与米芾(艺术践行与交往)
|
2
|
4.苏轼与黄庭坚(艺术践行与交往)
|
2
|
5.苏轼与王诜(艺术践行与交往)
|
2
|
6.苏轼与李公麟(艺术践行与交往)
|
2
|
7、苏轼与文同(艺术践行与交往)
|
2
|
9、苏轼的鉴赏观以及对绘画工具材料的讲究与改进
|
2
|
8、苏轼引导下的文人画的审美理想与旨趣
|
2
|
10、苏轼与文人画理论的发展
|
2
|
五、教材或讲义或主要参考书:
自编教材
参考书:
苏轼:《苏轼全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
苏轼:《苏东坡全集》,王文诰注,唐云志点校,珠海出版社,1996年11月。
卢辅圣:《中国文人画通鉴》,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
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阮璞:《画学丛证》,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阮璞:《中国画史论辨》,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7月。
徐建融:《宋代名画藻鉴》,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1月。
李福顺:《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六、课外学习要求:
参观上海博物馆一次, 赏析宋元文人画。
白描练习。
七、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无
期末考核: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