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一百多年来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以专业学习为核心的专业教育模式不同,通识教育是对现代大学学科分工太细、知识割裂严重等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的结果。近年来,上海大学在通识教育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笔者就此对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进行了采访。
笔者:我们了解到,通识教育是上海大学改革的一大特色,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国,高校实行通识教育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叶志明:通识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不同知识、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等的融会贯通能力,最终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健全人格的人。
近年来,中国不少高校都开展了通识教育,这些教育不是简单地照搬欧美教育模式,而是确确实实地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弊端所进行的。在中国开展通识教育,首先是为应对20世纪50年代起院系调整、高校专科化带来的问题。专科化教育直接导致两个后果:一是以培养"专门家"、"工程师"、"技术员"作为目标,使专业之间严重割离;二是许多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被取消,高校中人文学科的课程大幅度减少。许多专业除了规定的政治类课程外,几乎没有人文类课程。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进行了高校合并,使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整合,教学观念实现了更新,但专业教育仍有很大市场,这使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此外,1998年以来,高校扩招带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不断增强。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为570万,录取率约为4.8%;而到2013年,高考报考人数达915万人,录取率为75%。然而,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 年达到峰值1050 万之后,已开始了另一个趋势——生源危机,而生源危机会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更加严重。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极端,一方面使生源质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师资和后勤资源等日趋紧张,也给教育投入、资源调配带来压力,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原有知识的使用寿命大为减少,大学阶段只能获取人生中所需知识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不管学校和学生如何努力,四年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训练很难让学生终身受益。甚至比较极端的事实是,大学课堂里教的许多知识,还没等学生毕业就已经过时了。这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我们不能再抱着以前专科化教育的想法,以为学生掌握了某项技能,就可以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相比之下,如果课堂教学能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可能比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更加有效,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将受益终身。因此,我认为,好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是: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激活课程内容,并使其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悟和实践,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变为智慧,才会更有创造力。
笔者:上海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具备了怎样的条件?
叶志明:上海大学的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自2010年正式启动,这与我校的自身条件、传统以及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关。
首先,上海大学经过长期建设,形成了文理均衡的综合性大学格局,人文社会科学、理 学、工学等发展迅速,这使上海大学推进通识教育具有较高的起点。
其次,上海大学自 1994 年组建以来,在办学各个环节中贯彻了钱伟长教育思想,"拆除四堵墙"、实行"三制"(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并以"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为戒,无论是观念上还是体制机制上,都渗透并体现了"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的通识教育理念。通过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使得学生有机会发现自己在哪方面有突出的才能,这在传统的专业教育里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此,在上海大学进行通识教育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最后,早在2011年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之前,素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上海大学已在局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如从1997年开设基础教学强化班,到2007年升格为自强学院,2011 年更名为钱伟长学院,该学院在培养机制上构建了数理基础、科学工具、人文学科和实践四大教育平台。在两年通识教育基础上,实现自主选择专业、本硕连读联合培养以及一对一因材施教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大学发展的历程,为我们进一步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和实践基础。
笔者:上海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改革上做了哪些努力?
叶志明:上海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包括招生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体制等一系列创新。
首先是以"大类招生"为特点的招生制度改革。许多学生高考时选择专业非常盲目,而且很少自己作主。我们用大类招生的方法让他们进入大学,然后用一年时间为选择专业做准备,这不仅为通识教育的实施开辟了空间,同时也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提供了机会。
其次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思维方式、思想方法、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目标追求。它必须贯穿于大学四年,渗透在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专业学习也应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三年中,上海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及全校各学院、各专业教师经过不懈努力,为学生编制了大学一年级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建成了以"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和"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等为模块的通识课程体系。这一体系涵盖人文社科、经管和理工三大领域。其中,面向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课程就有170 多门,绝大多数课程实现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经典精读为内容的课程形式。
我们还给大一新生设了研讨课( Freshman Seminar),这也是通识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这一由教授主讲、小班化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内容丰富,多学科融合、交叉成为一大亮点。经过一年的实践,新生研讨课已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在通识教育改革中,我们还有意安排了以钱伟长学院和三个大类基础班为主体的教改特 区。其用意在于,在面上、大类中暂时无法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可以在小范围、基础班中先行先试,试验成功的,具有推广性的,我们就推广;试验有问题的,我们就及时调整或中止。
经过三年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的实践,我们在学生学习成绩、学风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 级学生专业分流,一志愿满足率达到59.3%,大大高于往年高考一志愿满足率仅41%的情况。2012 级学生专业分流,也达到了与2011年相当的水平。这些实践充分贯彻了大类招生、通识教育改革所坚持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高考时"调剂"给学生带来困惑和给专业发展带来弊端的不良局面。
笔者:目前国内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叶志明:结合上海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我认为目前国内通识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两点。
一是没有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许多学校将通识教育简单归结为通识课 程,以致形成"一年级搞通识教育,后三年搞专业教育"、"通识课程搞通识教育,其他课程依然是专业教育"的观念,这其实仍是以前的专科化教育观念在作崇。而我们强调的是,通识教育应贯穿四年,渗透于专业学习之中,并要解答好通识教育环境下如何进行专业入才培养这个命题。
二是许多学校开展通识教育改革,却缺乏足够的体制机制的保障,也没有从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角度进行顶层设计。比如,某些学校虽然成立了"通识教育部", 但最终使得通识教育沦为"公共选修课",成为学生混学分的"水课"或教师凑教分的"鸡肋"。因此,一定要建立起实施通识教育的体制机制,保障通识教育理念一以贯之地落实下去。
(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