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探索教学研讨的新形式——上海大学成功举办首期教师教学沙龙

创建日期 2012-04-28 王伟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2012年4月26日下午,来自我校各学院的80余位一线教师,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校本部艺术中心多功能厅。这里即将举办学校层面上的首次教师教学沙龙。我校副校长叶志明、教务处处长万旺根、宣传部部长陈志宏、教务处副处长陈方泉、顾晓英及部分学院领导也带着放松和喜悦的心情来到了沙龙。
窗外春色明媚,沙龙现场交流热烈。与会者们或三五围坐,或并排就座,或自助进食。教务处处长万旺根首先发言,他说在叶校长的创意下,我们今天举办首期教师教学沙龙。沙龙的氛围是宽松和开放的,期盼听到各位老师的心里话,同时请大家对教务处的工作提意见。万旺根希望本期沙龙能够围绕教学方法、考核、教学质量等主题进行交流,希望大家能够推荐有教学经验的海内外教师到沙龙来交流。
副校长叶志明随后发言,他首先感谢老师们前来参加首期教学沙龙。他说,学校有意提供教学沙龙这个平台,使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和大家零距离接触、交流。他希望大家通过这个平台认识更多不同学科的老师,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幸福,分担彼此的困惑和痛苦,在自由研讨的过程中,让每个参加沙龙的人都有所收获。
社科学院彭立群老师拿起了话筒,他先自报了姓名和讲授的课程。他说自己教学上最困惑的问题是"怎么把学生最需要的传授给他们?"彭老师说,为了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与研究》这门课的教学,他和学生约定,每天晚上花费半个小时,和学生一起去学校西门外扫商贩留下的垃圾,使学生真正养成可持续发展的习惯。
法学院李建勇老师说,高等教育改革势不可挡,我们要考虑到普世性和特殊性相结合。他总结了新生研讨课的优点,即小班;face to face;不搞一言堂。跟通常给本科生上课很不一样,新生研讨课让他像是回到了以前在美国上课的时光。他认为,只要学生有观点、有思想、证据链能连接在一起,就可以考核通过。统一答案会导致思想禁锢。
生科学院许政暟老师多次发言,他感慨地谈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乐趣。他说:我有一个梦想:不要教分、不要学分,就来旁听。但有一个要求,学生必须参与讨论,希望激发老师和学生的最大潜能。这种课的质量对老师是一个最大的挑战。上大能不能创造一种模式,解决这些问题?
体育学院尹默林老师说:如果学生能够保持日常游泳锻炼,并延续下去,这就是我教学上最大的成功。作为年轻教师,他希望借教学沙龙平台能够吸收到他人的优点,也学习到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
中欧学院院长钱晋武风趣地介绍了自己在国内外所讲授的各种课程。他希望学校涌现出更多的"炫亮"老师,也希望他们能到中欧学院来上课或者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只有专注于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才能对得起钱校长这样"炫亮"的校长。
来自影视学院、经济学院、数码学院、通信学院的多名老师围绕着通识课讲授、教学态度、对待"问题学生"、教学评价、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发言。沙龙上,前后发言的十几位老师除了介绍了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感受,还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还对教学沙龙的举办形式提出了改进意见。就老师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叶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也当场作出了回应和反馈。
最后,叶校长发言。他认为上台讲课前一定要充分备课,讲课过程中不能做临时动意的事情。他联系自己几十年的从教经历,感慨到教师的第一次作业批改一定要非常认真仔细,要批改出每个学生的个性;上课要尽量叫出学生的名字。他说,教学的推进是一个很难的事情,长效是靠政策的。他同时鼓励大家进行自主的教学探索。希望教师们独立地去想、去思考,还要扎扎实实地去做。叶校长说,他希望上海大学的教师教学沙龙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即:第一,不强求,不摊牌名额,自愿参加。第二,不搞说教和唱赞歌,而要平等地交流,实话实说。教学沙龙最关键的是追求效果,要让大家觉得有所收获,贵在长期坚持。
首期教师教学沙龙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落下帷幕。第二期沙龙又该是怎样的"炫亮"?与会者一同在期待……
                                           
                                                                           上海大学教务处
2012年4月28日

上一条:我校召开2012年度第二次通识教育委员会工作组会议
下一条:关于做好2012年度上海大学通识课重点课程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务处【2012】27号)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