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体育与文化传承(Chinese Sports and Cultural Heritage)(2学分)
课程编号:0085R001
所属模块: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
任课教师:申亮 徐春毅等
课程目标:
1) 知识水平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体育演变的整体概貌,较深入地了解若干代表性的中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摔跤、射箭、蹴鞠、捶丸、马球、冰上项目等)的起源、发展历史和时代特征。课程还将在每个专题讲解中通过比较同类项目在其他国家和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加深学生对中国体育在世界体育文化版图中地位和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价值的理解,提升文化自信。
2)价值引领目标:课程将通过介绍体育(特别是武术)人物的“尚武精神”、“为国争光”、“维护国家民族大义”的事迹,培育学生的民族意识与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其民族自豪感。
3)国情教育目标:通过对传统体育在当代的发展并结合当代中国体育的政策和运行机制(举国体制、奥运战略)特别是两次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
4) 能力培养目标:课程设有体验环节(舞龙、射箭、太极拳和中国跤的技术体验),使同学们能直观感受不同传统体育项目的技术特点,亲身体验传统体育的健身、防身、修身养性等功效,掌握体验课中涉及的传统体育基本运动技能。
课程内容:
《中华体育与文化传承》从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角度讲述中国古代体育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特征,并通过对若干个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包括武术(太极拳)、气功、龙狮运动、射箭、摔跤、冰上体育的历史和文化解读,引导学生对悠久中华传统体育历史文化做概括性的了解和认知。课程于2021年入选为“沪港大学联盟-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精品课程”。
教材或讲义或主要参考书:
(1)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邱丕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6月1日。
(2)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周伟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3)申亮等编著,《传统武术与健体防身》——上海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课程指导丛书,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8年9月。
(4)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 王岗 王铁新著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先修课程:无
 申亮博士 |
 徐春毅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