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英语演讲艺术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课程所属模块: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原模块:语言与传播)
主讲教师:龚萍 职称:讲师
所在院系:外语学院 联系电邮:ellen_gongq@hotmail.com
|
 |
一、 教师简介:
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0年至今在该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为语用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等;自2006年任教以来主要承担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英语阅读、英语辩论、英语写作、英语翻译等课程的教学工作;2007年以来致力于英语演讲与辩论的培训与指导,并于2008年11月组建外国语学院辩论队并屡获佳绩,现为上海大学英语演讲与辩论社辅导教师,对语言与人际沟通兴趣浓厚。
教学与科研成果:
参与翻译学术著作2部:
1.傅洁莹、周平、龚萍译,《古代希腊史:政治、社会及文化》,上海:三联出版社,2010;
2.龚萍、傅洁莹、阚怀未译,《希腊共和国: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政治与经济》,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获奖:
2008年荣获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8年外国语学院教学竞赛二等奖。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追溯英语演讲的历史渊源,系统介绍英语演讲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英语演讲范例,在了解中西文化和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言辞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其逻辑推理、哲理思辨以及审美情趣的提高。
三、课程简介:
1. 了解演讲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演讲中的道德准则以及倾听在言语交流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在演讲的准备阶段如何选题和立意,如何分析听众的特点,如何收集和规范地使用资料来表达或论证个人的想法;
3. 掌握英语演讲稿的写作方法与规范;
4. 了解演讲写作中的语言技巧,演讲的不同形式和如何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工具;
5. 了解演讲的几种主要体裁及其基本要素。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安排及内容
|
学时
|
1.英语演讲的历史渊源与道德准则
|
2
|
2.演讲中的人际沟通与现代社会多元化文化之间的关系
|
2
|
3.演讲的类型与倾听的艺术
|
4
|
4.演讲与修辞
|
6
|
5.演讲风格的构成要素与演讲实践
|
6
|
五、教材或讲义或主要参考书:
Lucas, S.: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演讲的艺术》],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第8版),ISBN 978-7-5600-5260-1.
胡曙中:《英语修辞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ISBN 7-81080-382-4
六、课外学习要求:
1.自学相关教材,并针对相关主题搜集材料,准备讲稿;
2.多角度分析给定演讲稿和视频材料,撰写赏析报告。
七、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出勤、随堂测试、学生互评、课外
期末考核:观点宣讲